爱采购

发产品

  • 发布供应
  • 管理供应

744.3公斤!江苏稻茬小麦单产冠军的秘诀何在?

   2023-06-30 金台资讯3710
导读

6月中旬,江苏睢宁县现代农业(稻麦)科技综合示范基地凌城示范点,随着大型收割机来回作业,金色的麦浪很快被如山的麦堆取代。经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现场实测,凌城示范点种植的“徐麦185”高产攻关田亩产744.3公斤,位居今年江苏省小麦(稻茬)单产水平第

6月中旬,江苏睢宁县现代农业(稻麦)科技综合示范基地凌城示范点,随着大型收割机来回作业,金色的麦浪很快被如山的麦堆取代。


经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现场实测,凌城示范点种植的“徐麦185”高产攻关田亩产744.3公斤,位居今年江苏省小麦(稻茬)单产水平第一位。去年同期,专家指导组在这里实割实测的亩产为755.3公斤。这个示范点接连创造了江苏省淮北地区稻茬小麦的高产纪录。


今年小麦灌浆期雨水偏多,示范田依然取得了好收成,凭的是什么?测产专家给出的答案是:“良种配良方”。


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成员在凌城示范点测产现场。顾士刚摄


良种


连续两年把稻茬小麦种出“新高度”的示范田,是陈宏尚流转的地块。他是睢宁县凌城镇农技中心退休员工,在凌城社区承包了200亩土地,其中160亩进行麦稻轮作。在他看来,小麦高产的秘诀第一条就是好种子。


此番创下高产纪录的“徐麦185”和“徐麦2100”,是徐州佳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第2个和第5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麦良种。“‘徐麦2100’是从上万个试验样本中选育出来的,从开始培育到试验完成耗时8年。”该公司育种团队成员李子豪介绍,小麦良种的选育通常先选择一些具备优良特质的品种作为父本和母本进行杂交,得到的新种子再不断进行试验,直到获得最高产。


为了能够把适合黄淮地区种植的小麦品种培育出来,徐州佳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先后从南京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引进科研人才,与河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联合建立人才“双创”团队。“为了缩短育种时间,公司还投资建设了一处人工气候室,通过人工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实现一年成熟3—4季,大大提高了种子的培育效率。”公司总经理李武说。


普通小麦容易在越冬期遭受冻害,出现叶黄、叶枯甚至冻死现象,好的品种必须具备品质好、抗病强、抗倒伏、抗逆强、产量高等特点。据睢宁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振宏介绍,“徐麦185” 根系发达、茎秆粗、分蘖能力强,抗倒性、抗冻抗寒性强;中感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轻,综合抗病性好;株高75厘米到78厘米,每穗粒数40粒左右,千粒重47克左右。“过去睢宁小麦产量很少能达到亩产500公斤的,现在亩产700公斤以上已经司空见惯了。”李振宏说。


2023年睢宁县小麦收获面积111万亩,根据田间抽测,今年全县小麦总产量达5.081亿公斤。“在试点取得成功的基础上,睢宁现代农业(稻麦)科技综合示范基地的栽培模式和经验,无疑对徐州乃至全省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江苏省现代农业(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王龙俊说。


当前,江苏小麦种植面积3500多万亩,位居全国第四位,稻茬小麦种植面积占70%以上。“过去由于种源不足,高产麦种推广种植面积大概有60万亩。下一步,我们将加大良种选育和推广力度,让更多地区种上高产小麦。”李武说。


专家组成员现场测量小麦含水量。顾士刚摄


良法


“粮食有好收成,种子是内因,天气是外因,科学技术是沟通内因与外因的桥梁。”在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周琴看来,让小麦在生长过程中适应外部环境,技术要落实到位,依靠精准农业这把“金钥匙”,能够打破传统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困局。


前不久,睢宁县庆安镇种粮大户陈振海家的280亩小麦共收获37万斤。“虽然受天气影响,产量比去年稍微低了一些,但是每亩的利润还是十分可观的,必须感谢两位‘高人’。”他说。


长期在睢宁调研指导小麦生产的扬州大学农学院教授朱新开,是陈振海口中的“高人”之一。原来,朱新开有一个微信群,成员是睢宁的小麦种植大户。今年小麦灌浆期,雨水偏多。一连多日,朱新开每天在群里发布消息,提醒种植户疏通沟渠,雨后及时查看麦田积水情况,确保明水能排、暗水能滤、雨停田干,从而预防或减轻倒伏。大家听了他的指导,灌浆早期的倒伏和倒伏较轻的麦田经过自然恢复后,产量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


除了农学院教授的远程指导,睢宁县每月还定期举办技能课。5月25日,睢宁县农业农村局将小麦新品种、新技术现场观摩会开到了现代农业(稻麦)科技综合示范基地和王集镇田河村小麦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百亩高产攻关田。


“大规模的小麦种植普遍采用机械化操作,而关乎播种质量的药剂拌种、适期、适量、适墒、适深以及播后镇压等工序的科学操作,对后期的收获都有较大影响。”34岁的刘秀秀是陈振海所说的另一位“高人”,作为睢宁县农业农村局的一位高级农艺师,她在小麦播种期、越冬期、拔节孕穗期就会到各镇开设“田间课堂”。


在睢宁,每个镇都有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片,村村都有责任农技员,根据气候和苗情在农作物生长的重要节点及时提醒、指导农民耕作。


得益于科技种田,睢宁县近万亩示范田的小麦亩产增加到700多公斤,产量接近翻了一番,亩均纯收入达到六七百元。睢宁稻麦科技综合示范基地获得江苏省现代农业(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集成创新中心2022—2023年度考评第一。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nongsc.cn/news/show.php?itemid=601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更多>同类资讯头条

入驻

企业入驻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权

入驻热线:

请手机扫码访问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产品

为您提供专业帮买咨询服务

请用微信扫码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收获商机

微信扫码关注

顶部